北京个人按摩_足浴店为什么可以睡一夜/上海外滩金融女事件

首页

《学会和谐相处》说课稿

|

时间:

2015-10-31

|

【child.iihhcwg.cn--高一作文】

懂得设身处地地替对方着想和顾及他人的感觉是与人和谐相处的首要原则,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一道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会和谐相处》说课稿,欢迎阅读。

一、说教材

《学会和谐相处》是人教版新教材《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与人交往”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从高年级学生的独有视角出发,重新诠释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体会真诚相待,相互理解的可贵。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的目标,围绕“与人交往”这个主题纵深并拓宽,全面展现了学生所关心的问题。这一课就是要让学生了解与人交往的基本准则,能够顾及他人的感受,学习化解矛盾的技巧和方法。

二、说学情

六年级学生的接触面越来越宽了,对人对事也有了自己的认识和见解,还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在与人交往中难免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困惑与烦恼,而人际交往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状态,况且目前,我们正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形势之中,从小培养学生与人和谐相处的习惯可谓势在必行。设计这节课, 就是要让学生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三、说教法学法

学法:

1.讨论法

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相结合

2、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

设计理念: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综合能力得到锻炼。情景模拟可以丰富儿童获得的体验,演技好坏并不重要。

教法:讲授

这是以教师言语传授为主的活动形式。

设计理念:讲授是辅助的教学手段,为使课堂教学更有效,配合着直观的图片、教具或故事达到充分调动儿童积极性参与课堂教学的目的。

四、说课时安排。

《学会和谐相处》一课需要两课时来完成,本次说课的内容选取的是这两课时中的第一课时。

五、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懂得设身处地替对方着想和顾及他人的感觉是与人和谐相处的首要原则。

2、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一道理。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与人交往的技巧,培养学生对热爱生活之情。

(三)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交流并结合自己的实际体会,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会他人感受,提升心灵体验,逐步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地方法、技巧。

六、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懂得设身处地替对方着想和顾及他人的感觉是与人和谐相处的首要原则。

2、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一道理。

教学难点:

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一道理。

七、说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本环节通过展示一些接近学生生活的图片,并结合语言提示,引发学生的思考,进入与人交往的话题。

设计理念: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指出,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

(二)模拟角色,演演悟悟

1、多媒体展示案例

2、引入情境:回忆发生的类似事情。

3、小组模拟这样的情景演一演。

4、说一说如果你是被强迫的、被打扰的同学,你的感受如何?

设计理念: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的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三)讨论交流,总结原则

小组合作讨论:

1、你们有没有强迫过别人或打扰过别人呢?

2、因此我们希望别人不要强迫自己、打扰自己,我们首先应该怎样做?

3、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与人交往的原则。

我们在与他人交往时,要多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和选择,不要只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思考我们应该怎样与他人交往,完成下表。

5、总结规则:(学生总结,教师汇总)

设计理念: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提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各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的感受,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四)合作探究,名言导向

1、大家讨论一下孔子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你还知道哪些与人相处的名言?

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 (陶铸)

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头。 (华罗庚)

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要悲哀。 (奥斯特洛夫斯基)

远亲不如近邻。

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设计理念:

运用名言、警句和谚语教育孩子是一个好方法 。它们具有不可估量、甚至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作用。

(五)名言小结,互送忠告

1、同学之间互赠名言,以示忠告。

2、为了让学生把与人相处的规则,落实到行动中去,教师赠与

列宁的名言“不要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设计理念: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建议教师要树立浓厚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

(六)收集实践,学习技巧

作业:收集古今中外名人成功交往的案例,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 。

设计理念:课程标准中建议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教材,应创设条件尽可能的向社会延伸。

八、说板书设计:

学会和谐相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延伸阅读
1、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作文基础知识
2020-05-11
第1篇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作文1000字文明是一朵花,一朵永久芳香的花。我们用真诚去浇灌,用热情来哺育,让文明之花尽情绽放在你我的心中。礼仪是一首诗,一首淡雅清新的话题作文
2020-02-22
我们中国自古就被称为“礼仪之邦”,可见礼仪在中国的重要性。所以作为龙的传人,我们更要学习礼仪,将这一中国的传统美德发扬下去。古人云:“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话题作文
2020-02-22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所以,文明礼仪成了我国人民最基本的品质。那么怎样才能算是文明呢?文明就是不讲脏话,不乱扔垃圾,见到师长主动问好。在公交车上见到老人要话题作文
2020-02-22
人多车多,礼让更多;车顺路畅,人心顺畅。路好,车好,文明最好;快行,慢行,安全才行。车让人,让出文明;人让车,让出安全。车让车,让出秩序;人让人,让出和谐。上下话题作文
2020-02-22
我们中国是传统的礼仪之邦。生在礼仪之邦,做一个彬彬有礼之人,是我们的准则。下面我们来看看有关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作文,欢迎阅读借鉴。【篇一:文明美德伴我成长】听到这话题作文
2020-02-22
文明无处不在,有时它是不随手乱丢垃圾,有时它是一句“谢谢”,有时它是少说一句粗话,有时它是拾金不昧,有时它是……然而我今天要说的中华民族最悠久的文明礼仪---礼话题作文
2020-02-21
走进奶奶家的小院分不清,哪是奶奶好看的笑脸,哪是篱笆上竞相开放的花。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奶奶家的小院作文,一起来看看吧!奶奶家的小院作文1我喜欢美丽的大海,也喜欢秋话题作文
2020-02-21
父母从小告诉我们,要好好孝敬老人,要孝敬自己的爷爷奶奶。本文为孝敬奶奶的作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篇1:孝敬奶奶的作文今天,是九月初九——重阳节,这一天,小红一家话题作文
2020-02-21
导语:奶奶就是这么个节俭,朴素,勤劳的人,她心里只求儿孙们能够幸福安康,自己就能满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奶奶真让我感动作文,欢迎借鉴!奶奶真让我感动作文1奶话题作文
2020-02-21
  • 推荐访问